领导人与中国农大人的故事
【编者按】凝心聚力迎双甲,强国兴农作先锋。中国农大走过118年光辉历程,在祖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深深足迹。近期,官微陆续推出领袖关怀、建筑历史、博物馆藏等系列推送,号召所有中国农大人以强国兴农实际行动,为120周年“双甲子”建功献礼!
领导人与中国农大人的故事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而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鱼水深情,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与农大人之间也有着深情厚谊或点滴故事。
毛泽东与乐天宇
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位负责人乐天宇与毛泽东有着多年的友谊。
乐天宇在长沙第一中学求学时就认识一师的毛泽东,他们都是本校的代表,经常同时参加长沙学生联合会召集的活动。到延安后,乐天宇与毛泽东常能见面。因为乐天宇的家乡有一座九嶷山,毛泽东常称他为“九嶷山人”。
乐天宇
一次,毛泽东和乐天宇聊天时说:“宁远有座九嶷山,那里有斑竹,我很喜欢。”后来,在一次晚会上,毛泽东又不无惋惜地说:“我是湖南人,却没到过九嶷山。”乐天宇当即念了清朝何绍基的一首诗:“生长月岩濂山涧,老来又入九嶷山。消磨精力知余几,踏遍人间五岳还。”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表示今后一定去九嶷山看看。
1960年秋,乐天宇带领考察小组回到家乡九嶷山,考察香杉和斑竹的生长、分布情况时,他特意选了一枝九嶷山的斑竹带回北京赠送毛泽东。乐天宇感到,一段斑竹难表心意,诗兴涌来,写了一首署名为“九嶷山人”的诗,连同斑竹一起送给了毛泽东。
当时,一同从湖南考察赴京去见毛泽东的还有周世钊、李达。毛泽东睹物思友,感物生情,不久便写下了著名诗篇:“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后来,乐天宇在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那里,看到了毛泽东这首题为《七律·答周世钊、李达、乐天宇同志》的诗稿。他忙对田家英说:“我这个人平时做事莽莽撞撞,弄得不好,往后可能会给毛主席添麻烦,不能用我的名字。”当时,郭沫若正在编注毛主席的诗词,田家英便把乐天宇的意见转告了郭沫若。
有一天,乐天宇到郭沫若家去做客。碰巧郭沫若正在忙着筹集出版毛主席诗词。郭沫若笑着对乐天宇说:“主席的诗中,有你的名字哩。”乐天宇连忙摇摇手,并向郭沫若谈了自己的意见。郭沫若听后说:“那也好,不如改为‘友人’吧”,并解释道:“友人表示多数的意思”。因此,在公开出版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乐天宇同志”也就成了毛泽东匿名“友人”了。
毛泽东诗稿《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周恩来与王观澜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与北京农业大学第三任校长王观澜也有着多年的深厚友谊。毛泽东、王观澜俩人在中央苏区相识,同遭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排挤,携手开展农村调查,合写《怎样分析阶级》,结下了患难之交。
1941年12月16日,毛泽东给病中的王观澜写信:“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因为急是急不好的。”“对于病,要有坚强的斗争意志,但不要着急。”
新中国成立后,王观澜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从事调查研究工作。后来,中央安排他任农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会同民主人士、农业部部长李书城开展工作,后来又参与起草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农业部分。
1954年秋天,中央任命王观澜为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他积极支持邓子恢副总理稳妥地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1956年4月,他带领工作组到浙江临海等县农村调查研究,为农民算了一笔账,发现实得原粮和副业生产收入比上年下降很多。回京后,给毛泽东写了一个报告,如实反映情况,并建议:“我们党的许多负责同志,尤其是领导财经工作的、领导城市工作的同志,最好也抽出一些时间,到农村去看看。”
毛泽东十分重视,随即批转全国各地,指出:“为农民算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王观澜同志报告中所述临海县的情况,是农民不能增加收入的情况,如果这种县多了,则事情未可乐观,值得严重注意。”
1962年初,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即7000人大会)前夕的一天晚上,毛泽东打来电话邀请王观澜去钓鱼台叙谈。那天,毛泽东站在门口亲迎老朋友,两个老战友一直谈到很晚。
王观澜
王观澜经常深入到农村调查研究。他长期从事农村和农业工作,喜欢同农民打交道,熟悉和热爱农村、农业、农民。中央机关曾一度流传我国领导人最懂得农村、农民的有三位:毛泽东、邓子恢,还有一个就是王观澜。1962年底,中央农村工作部被解散,新成立国务院农林办公室,中央任命王观澜为副主任。1964年,他又兼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原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正人不幸去世。在八宝山的追悼会上,周恩来看到了多年不见的王观澜。周恩来紧紧握着王观澜的双手说:“身体不错吧!没有浮肿吧!可以工作!可以工作!可以工作!”不久后,王观澜作为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开始工作。王震和王观澜等都是业务组成员。他们经常深入各地农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不断向周恩来汇报基层情况。
毛泽东与陈文新
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及细菌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陈文新教授是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走上农业科研道路的。
陈文新的父亲陈昌(字章甫)是毛泽东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同窗挚友,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湖南学运和工运的领导者之一。1917年,毛泽东、陈章甫同在湖南一师附小任教。毛泽东、陈章甫等四位教师、家属同住长沙青山祠,关系融洽,亲如一家。1920年,毛泽东跟杨开慧的婚事,也由陈文新的母亲一手张罗操办。后来,陈章甫随毛泽东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周恩来参加南昌起义。1930年初,陈章甫同杨开慧先后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当时,毛泽东已上了井冈山,从此两家失去了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陈文新不仅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幸福成长,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无微不至的关怀。1951年4月,正在武汉大学读书的陈文新春假回家时,母亲让她代笔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在信中她附上了自己的一页,向毛主席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5月初,她收到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 毛寄” 的一封信。毛主席在信中说:“文新同志:你的信和你母亲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们姐妹们努力学习或工作,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建设服务。问候你的母亲,祝进步!毛泽东”
毛泽东与陈文新的合影
1951年“七一”前夕,陈文新到北京华北农科所(现中国农业科学院)毕业实习。毛泽东得知陈文新到了北京,派秘书接她去做客。当毛主席握着陈文新的手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毛泽东深情地对陈文新说:“你父亲为人民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要学习你父亲的精神。”毛泽东知道陈文新在武汉大学学农,很高兴,鼓励她好好学习,并在她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努力学习”四个字。陈文新决心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努力学习”,为人民和国家服务。
1954年,正在北京留苏预备班学习的陈文新又一次受邀到毛主席家做客。这一次深入的谈话,主题是农业生产。毛主席问了很多问题,从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土壤的矿物质成分,到植物营养吸收和中南地区的土壤改良等,还询问全国学土壤学的人数。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要增产,不研究土壤怎么行呢?应该有更多的人学农。”当谈到土壤改良时,陈文新谈了从书本上学到的有关苏联草田轮作制的原理和做法。毛主席说:“我们农民才几亩地,都拿去种草,吃什么呀?我们又没有什么畜牧业,种的草拿去干什么?”毛主席这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诲成了陈文新一生工作的指导思想。
毛主席对农业、对土壤改良等问题很关心,也很了解,他还谈到了苜蓿、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等问题。毛主席给陈文新上了根瘤菌的重要一课,他还讲到了空气,并说工业和农业都应该多利用空气。
从毛主席的谈话中,陈文新体会到毛泽东主席是何等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他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积极学习农业科学,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我国农业水平。临别前,陈文新向毛主席保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农业科技事业”。
这次谈话之后不久,陈文新便前往苏联进入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土壤微生物学。1959 年,陈文新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工作。后来,她选择了既艰辛耗时又偏僻生冷的研究——曾受毛主席关注的肉眼不可见的神奇生物——根瘤菌。
毛泽东、朱德、董必武与梁军
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1957届毕业生梁军,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是全国劳动模范。1950年秋天,她在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与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上见到了毛主席、周总理。参加这次大会,梁军还有一个心愿———请毛主席为她所在的“萌芽学校” 题写校名。9月25日下午,大会开幕了,当坐在正排265号座位的梁军看到毛主席神采奕奕,健步走向主席台,她全身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当天晚上,梁军更是兴奋得没有睡觉。大会决定从各条战线选出20名代表上主席台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献花、献礼。梁军作为农业战线代表当选,她用心想着见到毛主席时该怎样汇报,并请毛主席题写校名。
第二天一早,正式接见开始了,梁军不时向主席台上与每一位英模代表握手的毛主席望去。轮到梁军时,她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任务没完成,梁军十分懊恼,她想来想去决定给予毛主席写信。“我在黑龙江省德都县(现五大连池市)萌芽学校学习,是农业机械科女子拖拉机队队长,我的名字叫梁军。”9月27日夜晚,她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这个学校是为一群穷孩子以及过去没有念过书或念书很少的青年们创办的。”
“1948年,我和另外两个男同学,去学开拖拉机。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在两个月学会了简单的驾驶和一般的技术。”梁军在信中汇报说,学会开拖拉机后,他们回到了萌芽学校,从此开始了开荒工作,“1949年,我们又成立了女子拖拉机队”。
“我来参加全国工农兵劳模大会时,同学们让我代表他们,给毛主席问好,并告毛主席:我们在共产党和毛主席所领导的学校里,努力地学习政治、文化、科学知识,拖拉机手们热心地开拖拉机和学着近现代化的拖拉机技术和农业知识,开发着东北的北大荒。”梁军在信中向毛主席汇报了同学们在萌芽学校——这所共产党员高衡等人在1946年建立的师范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她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家底也大了,我们亲手开出来的土地有1500垧,房子100间……,我们这群穷苦孩子能过着这样幸福的生活,都是共产党和毛主席给予我们的,今后一定好好干,把学校建设得更好,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好起来。”
1950 年 9 月,毛泽东给黑龙江省德都县萌芽学校题写的校名
信写好了,梁军找到全国总工会李立三副主席,想请他转交给毛主席。李立三看了信,说内容很好,但字有些小,也有些潦草,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梁军又仔细斟酌,认真修改,重新写了一封信,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信纸上。这封信,再次请李立三转递给毛主席。
会议第5天,李立三交给梁军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上面写着“烦交李立三毛缄”。梁军激动不已,颤抖地打开信封,“萌芽学校”几个遒劲的大字闪耀在眼前,她像小孩子一样欢呼跃起:“感谢毛主席!”
10月1日这天,中央领导与全体英模代表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典。10月4日的《人民日报》又刊载了梁军写给毛主席的这封信。这个国庆节,梁军的心中满是幸福。
萌芽学校校长高衡正在北京开教育会议,收到毛主席的题字,梁军一散会就赶了过去。看着毛主席的题字,这位参加过“一·二九”运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老校长,禁不住热泪盈眶……
李立三告诉梁军,那时,毛主席亲自题写校名的学校在全国只有两所,一所是毛主席的母校———长沙第一师范,另一所就是萌芽学校。
梁军很崇拜被美国女作家史沫莱特称作“红军之父”的朱德总司令,上学时一直戴着“朱德帽”。英模大会期间,梁军听一些代表说朱德的书法很好,她萌生了请朱总司令为自己签名的想法。
这个想法与解放军特等战斗英雄郭俊卿、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不谋而合,于是三个姑娘一起去找朱德“要”签名了。
朱德看到三个姑娘,笑着问:“你们这么兴师动众,有什么事啊?”姑娘们开门见山:“想找朱总司令签字!”当梁军从朱德总司令手中接过“朱德”两个大字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写完字,朱德和梁军聊起了天。当听说萌芽学校的学生克服重重困难,自己动手建学校,边学习,边开荒,出校的师范生都是文化劳动“两面手”,还培养了60多名拖拉机手,还有一个女子拖拉机队等事迹后,朱总司令高兴地说:“好啊,小鬼,你们干得不错啊,要再接再厉。开发建设北大荒,就是要为全国人民多打粮食!”
1954 年,梁军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学习时在工厂实习
1952年,高衡、梁军和萌芽学校全体同学们又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汇报信,汇报学校发展、壮大的情况。不久,萌芽学校师生们收到了中央的回信:“你们于2月10日给毛主席的信收到了,为你们艰苦劳动取得的成绩致以热烈的祝贺!萌芽学校对新中国新式教育解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你们能够在艰苦的环境里工作、学习,这是非常光荣的,为明天而努力,为萌芽学校的发展和壮大而奋斗。”
1951年10月,梁军被选送到北京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后于1952年并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学习,大学期间她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接待了驻华大使夫人。那次活动,梁军也在场。
“这次劳模代表里有个姑娘会开拖拉机,很了不起!”董必武向大使夫人们介绍。“拖拉机,姑娘会开拖拉机?”“开拖拉机很辛苦吧?”“你在中国遥远的边疆,那里有小河吗?”……而对金发碧眼的外国大使夫人的一连串发问,梁军落落大方地讲起了萌芽学校的起源、发展,机械化开荒种地的美好前景。
人民币和邮票上的“女拖拉机手”形象
有观点认为其原型是梁军
没过多久,梁军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收到了董必武捎来的哈密瓜。那天刚下课,收发室大爷喊梁军取东西。梁军到了收发室一看,居然是哈密瓜,“哪来的?”“坐飞机来的!”大爷说:“这可是董副主席派秘书送来的,刚才看到你在上课,就委托我一定亲自把瓜送到你手中。”
原来,董必武在新疆开会,遇到新疆宣传部门负责同志阿斯哈提——他和梁军是 1950 年在苏联访问时认识的。阿斯哈提听说梁军在北京上学,就请董必武给她捎去新疆特产哈密瓜,董必武高兴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来源 | 《世纪浓情》
编辑 | 杨雨睿
责编 | 范晨辉 何志勇 姜萍萍 宋梦洁 吴笑含 王雨姿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